1、穿西装的军团
2010年的博鳌论坛上,日本经济学家山崎养世说:“日企搬到中国引发日本高失业率。”
日本三井财团就如一艘核潜艇——它就潜伏在你身边,但你却感受不到它。
对于日本经济,人们看到的其实是两个:一个就是本土经济,遭遇天花板而步履蹒跚;另一个则是它的离岸经济,在全球配置资源,暗自发力,由跨国公司与财团为单位串联起来的庞大帝国已经悄然形成。
日本经济学家长谷川庆太郎,曾在日本《呼声》月刊上发表题为《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日本》的文章,写道:“只要仔细分析中国的实态,我还是认为,中国的未来掌握在日本和美国手中。”这篇文章充满了日本人的傲气,长谷川庆太郎预测:“中国对日本的依赖只会越来越加强而不会越来越削弱。”这就意味着“日本越来越有能力控制中国”。
人们可能不知道三井,但肯定知道丰田、东芝、索尼、松下、三洋,这几个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,而它们竟然都属于同一个财团——三井财团。而由这些企业组成的经理会称为二木会,是三井财团的最高领导机构。作为三井财团的最大分支,三井物产早在1995年就排名世界500强第二,并且连续5年以上进入世界500强前三名。
日本有6大财团,三井是其中历史最悠久的,日本明治维新就是三井背后投资,此外,三井资助过孙中山,二战期间,三井是军国主义的帮凶,三井类似于中国温州的“商帮”,是一个将贸易、投资和产经结合在一起的财阀。
三井集团有很多企业没有加三井的名字,比如说东芝、索尼、石川岛播磨重工、王子造纸。三井对500强排名从来都不屑一顾。三井财团体系内的500强企业有一大把,财团所属的成员企业就有丰田、东芝、索尼等全球行业翘楚,财团投资、参股的关联企业则延伸到通用、西门子、爱立信等全球顶级阵营。如果三井想争500强排名的风光,只需简单地将财团所属企业的财务报表并进三井,就可以轻松坐到世界第一的位置。
三井财团资产总额为36万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3万亿),雇员近24万人。核心成员有24家大垄断公司,其中银行2家、保险公司2家、工矿企业15家、商社1家、大百货商店1家、房地产行业1家和运输企业2家。
在世界范围内,三井投资、参股的企业几乎无所不在,三井财团的经理会成员公司及其子公司和关联公司共达150多家,但是在三井关联企业的身上基本看不到三井的名称。三井就如一艘核潜艇——它就潜伏在你身边,但你却感受不到它。
2008年10月中旬开始,一本名为《三井帝国在行动——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》的书在网上热传,被认为是继后,又一振聋发聩之作。白益民,这个在三井公司服务了12年的北京人,揭开了日本经济的秘密。
他有一段自己在日本三井的工作经历:北京轻工学院毕业后他在一轻总公司工作了2年,当时大家都想去外企,他也应聘了很多公司,都不成功,没想后来倒被三井录用了。那时他和大家一样,不知道三井是干什么的,只知道三洋、索尼、松下等。他外公那年90岁,他知道旧上海有家三井银行,说是家大公司,这是他当时知道的唯一信息。
据他介绍,当时三井在中国只有一个办事处,不经营,只收集信息,并协助东京本部工作。1995年,他帮助公司将一船玉米(5万吨)卖到中国,这是历史首次,引起了总部的轰动,调他到东京本部“研习”3个月,这样白益民才有机会真正了解三井。
到东京“研修”的白益民,一下就被震撼了,日本不产玉米,卖的都是美国玉米,但在国际玉米贸易中,却起着重要作用。三井每年向中国台湾和韩国出口200万吨玉米,日本与美国同